首页 > 教学科研

土木工程(岩土工程方向)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

发布时间:2017-03-03 来源:竞技宝VIP官网 供图: 编辑: 阅读量:

课程结构及学分要求

专业教学计划总表

土木工程(岩土工程方向)本科专业教学计划总表(非师范类)

(一)专业代码及名称

081001 土木工程(岩土工程)(非师范类)

(二)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

培养目标: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、德智体全面发展,获得岩土工程师的基本训练,基础扎实、知识面宽、能力强、素质高,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掌握工程力学、工程地质学、土力学、岩石力学以及岩土工程勘察、设计、施工、监测、监理等一系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,具备从事岩土工程勘察、设计、施工、监测、监理等方面的能力,并能胜任岩土工程设计、施工技术与管理、能在房屋建筑工程、道桥工程、地下工程(地铁、隧道、基坑)、水利工程、边坡工程及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从事勘察、设计、施工、管理和研究的应用型——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。

培养要求:本专业要求毕业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:

1.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,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;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良好的素养;

2. 掌握岩土工程核心课程理论基础知识(包括四大力学、四大结构、土力学与岩石力学)、工程地质学、岩土工程施工、地下结构、地基处理、基坑工程、岩土工程勘察与测试技术等核心技术;

3. 具有识图、计算机应用、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,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(包括外语)查询资料、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;

4. 了解岩土工程相关法规和工程管理基础知识;

5. 具有进行各类工程勘察设计、施工、管理和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。

(三)专业特色

1. 重视基础,专业面的拓宽并通过加强学科基础实现;

2. 以团队建设提高教学水平,团队建设成果进入本科教学内容(地质勘察、隧道设计与施工、基坑设计与施工、地基处理、数值仿真等科研成果引入本科教学);

3. 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并重、计算机分析与实验测试技术并重、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互补;

4. 课内与课外教育相结合(员工参加科研、社会实践);

5. 基本规格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。

(四)专业核心课程

理论力学、材料力学、土力学、岩石力学、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、普通地质学及工程地质学、岩土工程施工、基础工程、地基处理、边坡工程、地下结构、基坑工程、岩土工程勘察与测试技术、材料力学实验、土工实验、边坡工程课程设计、基础工程课程设计、基坑工程课程设计等。

(五)学制及授予学位

学制四年,授予工学学士学位。